Halo Maker 的下一款遊戲即將登陸“全平台”

剛剛宣布的合作夥伴關係動視暴雪首席營運長 Thomas Tippl 表示,《光環》系列創作者 Bungie 與發行商 Activision 之間的合作「將為全世界所有平台的粉絲帶來 [Bungie 的] 新智慧財產權」。

新智慧財產權的具體發佈時間以及屆時將提供哪些平台,目前仍不得而知。兩家公司之間的協議為期十年,動視獲得“在全球範圍內獨家發行和發行基於新知識產權的未來所有Bungie 遊戲的權利”,而Bungie“仍然是一家獨立公司,並將繼續擁有自己的知識產權。

以其 Xbox 獨佔光環系列 Bungie 的工作而聞名,該遊戲於 2000 年被微軟收購,隨後又被微軟收購恢復獨立2007 年,也在 PC、Mac 和 PlayStation 2 等平台上製作了《Marathon》、《Myth》和《Oni》等遊戲。

Chris Faylor 之前是一名遊戲記者,在 Shacknews 創作內容。

  • 我不敢相信 Bungie 會與動視簽約。我是唯一一個認為動視公司在考慮發布另一款遊戲之前需要進行重組的人嗎?我的意思是,他們至少可以擁有真正玩遊戲並了解發行商做什麼的員工。他們只是商人,從我們身上榨取我們應有的一切。

    • 我有點擔心他們會對 Bungie 的新遊戲收取 60 英鎊的費用,因為它是「來自光環系列的製作者」……我現在可以想像它的廣告了。

      然而,我並不擔心 Bungie 的未來,也不擔心他們下一款遊戲的品質。

    • EA 是魔鬼,動視需要重組,育碧就是 TEH SUX!認真的人,克服它。這些是價值數百萬美元的公司,其唯一目的是賺錢。不喜歡它?玩獨立遊戲並停止抱怨。

      • 你是個愚蠢的陳腔濫調。抱怨抱怨。指責出版商胡言亂語並沒有什麼壞處。

    • “他們只是商人,從我們身上榨取我們應有的一切。”

      他媽的,這就是企業所做的,這對他們有好處!如果人們不喜歡這個簡單的事實,他們可以抵制資本主義。出版商不是你的朋友。

      • 大多數優秀和有道德的企業都是由具有領域知識的人指導的,以確保公司以道德為基礎,並確實生產客戶想要的產品或提供客戶想要的服務。

        如果你想要自由的資本主義,看看雷曼兄弟、伯尼麥道夫、安隆、世通、貝爾斯登、高盛。純粹肆無忌憚的資本主義是不可持續的,也不能真正為社會服務。如果一家公司存在的唯一原因是“為我們的股東賺錢”,那麼它就是真正的腐敗。

          • 我曾在幾家大公司工作過。阿奇維爾幾乎擊中了它的要害。我是資本主義的支持者,但正如他所提到的,你也可以讓它失控。

            • 人們默認是腐敗的。阿奇維爾是對的,但他的例子卻不然。雷曼兄弟、伯尼·麥道夫、安然、世通、貝爾斯登、高盛的故事顯示人們是多麼容易腐敗。動視不是為了腐敗,而是為了盈利(你可以讀“貪婪”,這取決於你)。

                • 是的,我知道有人會注意到這一點。我的意思是,人的本性是腐敗的,但他們的行為並不總是按本性進行。有些人的行為和生活就像人類,而不是像貪婪的混蛋。但如果你把所有條件都設定得當,它們的本性就會佔據主導地位,請參考史丹佛實驗。

      • 有時候參加商業課程,你可以學到「商業道德」的東西。你會發現這很有趣。

        • 哦,別告訴我這個。我知道忠誠客戶(Valve 模型)和擠奶客戶(Activision 模型)之間的差異。我覺得有趣的是,有些人仍然對大公司感到憤怒,並認為它們應該在盈利的同時進行重組。這不是慈善事業,如果你能賺錢,你就是成功且有效率的。目前。

          • 不過,這正是動視暴雪商業行為讓許多人感到不安和困惑的原因。重組的呼籲似乎是基於這樣一個事實:董事會似乎完全願意讓科蒂克破壞動視暴雪的長期收益,以換取現在的一些快速現金。由於市場過度飽和,他們已經摧毀了《吉他英雄》和《托尼霍克》,似乎也可能對《決勝時刻》做同樣的事情。鑑於他們不願意花任何錢開發或推廣新 IP,而是使用續集/資料片模式,他們將自己設定為只能依靠暴雪。雖然這對賺取短期現金很有好處,但從長期來看卻是一個糟糕的策略。

            • 嗯,他們顯然會花費大量資金來開發和推廣 Bungie 的新 IP。我認為這是MMO。聽起來很瘋狂,但你會看到的。

    • 我很驚訝他們沒有參加 EA 合作夥伴計畫。據我所知,Valve 和 Crytek 似乎很喜歡它。現在與重生娛樂合作。